田野日誌   Doris

  國際志工服務是我一直所追求的夢想,因為想透過自己微小的力量,幫助世界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此次的柬埔寨村莊兒童營養午餐服務活動,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也是真正的去實踐我心中小小的一塊夢想。在準備啟程這趟旅程之前,心中一直很忐忑不安,腦袋會一直反覆思考很多很多的問題,如:語言的不同,我該用什麼方式跟孩子相處、跟有些志工未見過面且都不熟悉,只在 line 群組討論分配此次活動工作,讓我也不禁焦慮在這樣的狀況下,該怎麼在服務時立刻有團隊之間合作的默契等等,雖然腦袋會一直想著一堆的問題,但我還是告訴我自己一定要帶著滿滿的熱忱前往柬埔寨村莊服務。
  柬埔寨首先第一個行程是吳哥窟之旅,藉由這樣的行程可以讓我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背景及文化風俗之美,精緻細膩的雕刻,敘述著當時朝代點點滴滴的故事,且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
特色、故事、文化等,這神聖
的古蹟真的令人嘆為觀止,且讓我難以忘懷。20160710_6860
20160710_6315  接下來是兩天服務的行程,服務地方是 Pro-hut 村莊及 Tasne 村莊,Pro-hut 村莊是我們服務的第一站,剛到達服務地方時,看到一群孩子乖乖排好隊迎接我們到來時,這樣的畫面一直烙印在我心中,雖然一開始孩子看到我們到來時很害羞或怕生的掉淚,但是經過短暫的與孩子的相處玩樂後,很快地就可以與孩子打成一片,這也讓我知道與孩子相處是不需透過任何言語,一個眼神及肢體動作,就可以知道孩子想做什麼,看見孩子們散發出來的純真笑容及有時候會害羞靦腆的偷偷點我時,這是我最大的感動;這兩天服務的過程中,我最佩服的是我們的團隊彼此之間的默契,在彼此尚未很熟悉時,就可以在服務時分別就自己的戰鬥位置為孩子們準備午餐,並隨時支援人手不足的地方,因此此次的活動能圓滿成功及順利是因為我們團隊有著彼此分工合作的優勢。
20160727_834
20160715_8413
  我覺得此趟柬埔寨國際服務志工之旅是一堂很寶貴的學習課程,雖然只有短暫兩天的服務,卻讓我更懂得知足及珍惜身邊所擁有的,因為面對孩子們時,孩子從不因為生活困苦、物資缺乏,而減少臉上的笑容,他們是很滿足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這趟旅程讓我真正學會若在生活中有諸多不滿與怨言時,一定要把知足常樂這句話謹記在腦海中。

田野日誌    阿傑

  打盹猛然一醒,我已搭在前往柬埔寨的飛機上了,旁邊的王醫師老神在在的補眠,大概是剛值班完趕來的吧,我什麼醫療基礎也沒有,也從未參加過類似服務團,倒有點不安的緊張起來。反正都在飛機上了,就看看自己的能耐到哪吧!
       一早搭著廂型車搖搖晃晃穿過鄉間小路,紅土路當然沒柏油路便利,但沒下雨已經讓大家非常感謝,積水泥濘搞不好要下來推車呢。到達村莊就看到熱情村民與小朋友列隊歡迎了,村長也透過翻譯表達歡迎之意。我,初生之犢,用生硬柬埔寨語說謝謝遞豆漿村莊小孩,才知道參加這組織主要是長期提供兒童蛋白質幫助發展,進而強化學習知識提高競爭力,脫離貧窮。20160711_146020160711_5603
        每個團員依照分配工作,利用村莊簡陋的設備(正確說只有桌子)開始準備與小朋友的午餐饗宴,打水、生火、包壽司、做三明治及準備水果,大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認真料理食材,務必使午餐能準時上桌,忽然想到醫生們同時也努力的幫村莊小孩義診,心想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好眼前工作,再去支援其他團員。大家從彼此陌生,在工作團隊氛圍感染下,越來越融洽,竟衍生出絕佳默契,一個眼神動作就知道對方下一步要接著處理哪種食材、要遞哪個器具,而在旁偷偷用大眼咕嚕偷看的小朋友投以好奇疑惑眼神,無法理解壽司是何物?20160710_340
         一陣兵荒馬亂後,壽司、三明治加上水果大餐準時上菜,大家愉悅的分享食物給小朋友們,各各小蘿蔔頭有秩序排隊,害羞的合掌說謝謝取食,頓時歡樂聲充滿整個教室。下午開始發放物資,有人派去幫小朋友剪指甲、蠟筆畫畫,我則分配到陪這群孩子玩積木。我原擔心不知道怎麼教他們玩積木,殊不知「語言」從來就不是跟小朋友溝通的方式,一個眼神、大大微笑,很快就打成一片了,不一會兒就你丟我撿,簡直像世界大戰。20160710_7304
  整天工作下來,雖然滿身大汗勞心勞力,透過與村民的互動,感覺自己也像半個柬埔寨人,這天也可能是整趟旅程中,最具文化衝擊、難以忘懷的一日。與團員的喜怒哀樂交織成美妙樂章,雖然一切都是剛起步,草創期間也總是特別辛苦,還好團員們的互相扶持,才讓整個活動圓滿完成,整個活動讓我最感動的也是團員的情感,最美的事處處為他人著想的貼心。
最後,用最近看到的小品文章結尾:
獨自徬徨在狂風呼嘯的荒野,
越是追求極限,前進更艱難,目標越是渺茫,
甚至會有人迷失歸途
希望諸君別忘記了
在這裡有陪你浪跡荒野的夥伴

田野日誌                  Jessica

2015年6月份組織於柬埔寨村莊進行”兒童營養計畫”的最後溝通,下個月即將開始執行計畫。
村莊裡的原始、純樸、和善和小孩的嘻笑聲讓人難忘,他們可以因為很簡單的事,就展現開朗的笑容。

g2 g3 g4

高腳屋(又稱幹欄式房屋)。一開始我覺得高腳屋很可怕,擔心會不會踩空或垮掉,但是進去一次後感覺異常的堅固,回國立馬搜尋了它的資訊。它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和東南亞及其周邊地區原住民族的主要住房型式,頂蓋是兩面坡或四面坡形或圓形,上面苫以茅草或棕葉。據說,經煙熏的竹、木建房材料及房頂茅草不易遭蟲、蟻破壞,使用較為長久。高腳屋是當地居民為適應環境積累長期的生活經驗創造的。它有很多適合人居住的優點:遮蔭、涼爽、通風、防潮,尤其是能預防毒蛇猛獸的侵襲。且可以避免柬埔寨每年5月~10月份雨季所帶來的水患。

g5 g6 g7 g8

村莊的村民非常親切,見到我們還會開心地介紹家人,一個家庭有4個小孩以上似乎是很常見的現象。資料顯示,柬埔寨國內兒童人數佔全國人民數一半或以上。

g9 g10

村莊內的家禽(雞鴨豬)就在住家旁邊,變成小孩的玩伴。右圖疑似曬米,滿腦子疑問的我們努力的比手畫腳(因為村莊的村民無法以英文溝通),想了解這些東西處裡完是給人吃的還是給家禽吃的。努力了很久無論我比什麼或表演公雞啄食動作,他們總是很高興的點頭,最後我放棄了。下次要帶翻譯去看看,解開我腦子裡的蝴蝶結。

g11 g12

村莊裡的婦女正在製作手工製品,完成後帶至城市販售,看著他們努力的工作賺取微薄的利潤,覺得很心疼。

g14 g15

此次出發前我請我兒子捐贈它的玩具車給村莊的孩子,實際到了村莊發現孩子們根本不需要玩具車,我們製作精美的玩具車無法在泥土上奔馳。他們玩什麼呢? 在池塘游泳、捉迷藏、所有大自然的東西都可以是玩具。其中一個熟悉的東西(彈珠),就讓他們愛不釋手。(當時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愚昧)

g16 g17 g18 g19 g20 g21

組織準備了一些蠟筆送給村莊的孩子,孩子們很高興並畫了幾幅畫送給我們。孩子們畫得很認真,每一張美麗的圖畫上可以看得出他們心中小小的心願。

g22

正要離開村莊時,幾個小男孩跑過來,靦腆的說了”See you tomorrow”,頓時的我一陣鼻酸,因為明日我們將離開柬埔寨,我那句”See you next time”一直卡在喉嚨說不出口。

 


田野日誌    林姿瑩

闊別將近十年後,再度踏上柬普寨的土地。第一個新印象是暹粒市區裡當年穿梭在街巷中的柬普寨孩童們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當地年輕人騎著新穎的摩托車、亦或開著百萬名車穿梭期間,步行的反而多是成群結隊的遊客。遊客白天頂著豔陽領略吳哥窟的古老魅力後,入夜後紛紛到吳哥市區集合,或漫步逛街、或選擇各式異國料理餐廳大快朵頤。十年後,「上網」是這個城市最新的服務,每間餐廳都提供無線網路,亦或可選擇速度甚快的電信網路,簡單地就能與這個古老城市千里外的遠方連結。而擁抱著滿足愉悅的遊客們,酒吧街依然熱鬧喧囂直至深夜。
便利、觀光資源豐富,讓人幾乎要忘卻這是個極度仰賴外援的國家。然而直到進入村莊,才發現自己以為真實的柬普寨社區沒有想像般遙遠。從暹粒市區沿著維護良好的寬闊六號公路走,兩側景色匆匆掠過矗立的五星飯店、各式異國餐廳,以及因應外國移民新設立的高級社區。離開市區不到十公里外轉個彎,景色已全然不同:混擬土建築物與平穩的柏油路消失,取代的是無止盡延伸的紅土路,兩側的景物變化成稀疏的林木與農田,穿插著傳統建築柬式兩層高腳木屋,孩子們泡在路旁水深及腰的紅色泥水坑裡玩水仗,享受午後大雨甘霖的沁心。
越往偏僻的村莊行去,紅土路開始崎嶇不平,窟窿裡混著泥水,吉普車奮力得在顛簸中向前數十分鐘。接近村莊之前,終於連司機也宣告這幾天的大雨使得紅土路太過泥濘讓輪胎打滑,只得下車換成雙腳繼續前進。接近村莊最先看到的,常是由外國單位協助建置的學校,或一個大廣場作為居民平日聚會與宗教儀式之用。除了這些少數的公共空間外,村莊基本上是由一棟棟的柬式高腳屋組成,高腳屋的搭建材料多為木片搭配鐵皮或木片屋頂,家境寬裕的家庭常把鋪上水泥地或磁磚讓家族使用,其他一般家庭的高腳屋則是將一樓做為家禽牲畜的活動空間。村莊內沒有明確的道路亦無地址,熟門熟路的村民穿越高腳屋彼此間的縫隙,自然可以到達想去的地方。沒有道路的規劃代表著村民平日來往的路徑都是一腳一腳在紅土路上或草叢間踩出來的,雨季時節或著只要一陣下午的大雷雨,即可讓這些所謂「道路」消失成了一片汪洋。有些居民因此不敢讓年幼的孩子上學,因為孩子們走在這樣的「道路」上可能隨著一陣大雨帶來的洪水再也回不到家。
高腳屋之間每幾戶就會有個水井,這是重要也是唯一的飲水來源。乾季時居民打井水喝、雨季則直接盛井裡的雨水飲用。是的,「直接」飲用。沒有適當的過濾設備、亦缺乏生水需要煮沸飲用的衛教概念,飲用水源造成的疾病使得當地孩童常常受腹瀉所苦甚至送命。更雪上加霜的是有些村莊內沒有「廁所」這樣的設施,水源的污染問題相當然爾嚴重且致命。
有幸平安健康長大的村莊孩子們,卻也因為家長常無法負擔學費,有些年紀甚小就得送到市區內的孤兒院受教育。這幾十年來多半由外國組織設立的孤兒院或育幼單位,除了提供孩子們庇護,也提供了外語學習的機會。這些孩子們長大後多半選擇了當地最有機會賺錢的行業:觀光。走在街上,處處可遇到柬普寨年輕人常用英語、日語或法語自如地與遊客們對話。無論是首都金邊或者吳哥市區都吸引了年輕人奮鬥、更好的生活條件。於是乎如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可預期景象,村莊裡留下的,多半是幼小的孩童與年邁的長輩們,除了過著寫意的農村生活外,同時得與令人提心吊膽的道路以及致命的飲水做奮鬥。
走趟村莊與市區的比較,不得不佩服柬普寨近年敞開雙手擁抱商業與觀光帶來的發展變化如此之巨大。然而如同定律般,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現象也儼然而生:極度不平均的資源分配。在這個前提下,經由公部門或者全國性的公共建設改善,無論是政治上或執行上自然有了難度。對照首都金邊與暹粒市區內居民繁華的少數,近千萬居民居住的柬普寨村莊內,食衣住行的基礎卻依然如此匱乏。除此之外,每年大量的外國援助、資金湧入,數千個組織在當地執行長期計畫,耗費的時間、人力與資源卻證明了實質的改善仍然不夠。相較由外援單位提供單一硬體或資金,當地急迫需要的更是軟體的發展、執行系統規劃與專業知識導入,由村莊社區內開始發生量與質的改善,才能在失衡的資源下開始由下而上的轉變。在這幾個月內,無論是與當地衛生相關官員們的多次討論、和當地第一線人員的合作乃至於與村莊內友善親切的村民們會晤,甚至從今年柬普寨大選的結果,都可以發現柬普寨人是多麼渴望改變,並已經勇敢準備好這些改變帶來的衝擊以及要付出的準備。
而這同時,另一個最深刻的自我挑戰:希望帶給他們更美好未來願景的我們,已經準備好正確的知識態度並拋下過時的國際援助思維了嗎?對於相關計畫上經驗十分匱乏的自己,最深刻的莫過是對於國際援助計畫的重新定義。這不是單方向的協助或者物質硬體的給予,而是面對著隨著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知識普及,以及全世界新興國家相關援助研究、計畫成果遍地開花可用以借鏡的現在,要如何深入瞭解當地需求並建立起彼此互信的合作關係,進而建構出適合當地民情的系統與有效改善方法。在這樣的前提下,這已然不是施或受的課題,而是雙方一同成長與相互協助地,勾勒出可行的願景一同前進。
離開柬普寨的那天,因為多日的大雨使得大半的暹粒市區泡在水裡,以往寬敞平穩的機場公路變成汪洋一片,缺乏排水系統造成的路旁積水及腰,部分市區停電。當司機先生小心翼翼地慢慢開著車繞路前行,想著柬普寨也許就跟這條機場公路一樣,似乎太快速的發展帶來了光鮮亮麗的表面,遇上考驗才發現底下還有很多未完成的故事。而帶著滿滿柬普寨人友善到不可思議的微笑離開的我,深深希望這些故事都能被寫成美好的結局。

g1